與傅鐘一池之隔的,是建造於1926年的行政大樓,原屬臺北高等農林學校(中興大學的前身)的校舍。
大陸社歷屆社員中不乏知名的政界或學界人士,我非社員,卻常來社裡混。
鄰近小小福的小吃部、松餅屋等等,都不存在於我的大學時代。
學生宿舍餐廳不論,當年我們在校總區要打牙祭,除了到公館大學口或新生南路上外,舟山路也是覓食之處。舟山路上僑光堂的回鍋肉,至今仍令我及同屬臺大畢業生的舍兄垂涎不已,不過我那時只是個窮學生,更常吃的是傻瓜麵,但一直搞不清楚傻的究竟是誰,老闆或顧客?可以肯定不會是麵。臺大收回舟山路後,傻瓜麵攤不存,僑光堂也更名為鹿鳴堂,二樓似為劇場,沒上去瞧,一樓提供餐飲服務。「鹿鳴堂」這名稱取得不好,「呦呦鹿鳴,食野之苹、食野之蒿、食野之芩」,就是沒回鍋肉可食。
鹿鳴堂側是欒樹道,道上同一邊正在興建的大樓,為頗具爭議的卓越聯合中心(第三行政大樓),至於爭議為何,不關我事,反正已無道地的回鍋肉解饞,即使再把僑光堂或鹿鳴堂拆掉,或者此大樓之建純屬消耗預算,我也無所謂了。話說這些年臺灣深為少子化所苦,大學卻如雨後春筍般亂冒出來,在供遠大於求的情況下,三十年間臺大學生總數竟然增加了幾近一倍(從1986年的16,533增至2016年的31,783,2022年更多達33,494),校舍也一棟棟興建。雖然在教育部「邁向頂尖大學計畫」鉅額資金的滋養下,臺大的國際學術排名呈下滑趨勢,卻在招生數與校舍密度方面突飛猛晉,也算有了具體可見的績效,只不過校方如此戮力於硬體建設,竟還慨嘆經費不足以維持教學與研究品質哩!
卓越聯合中心旁為管理學院一號館,二號館緊臨第二學生活動中心,教研館靠近基隆路四段校門,另外還有獨棟單層的「管理學院多功能生活廳」。管理學院的前身為商學系,屬於法學院,位處徐州路校區,1985年拆分為四系,1987年成立管理學院,1993年起遷回校總區,新學院就該有新大樓與建築群,不是嗎?以前政、法、商、經、社數系擠在小小的徐州路法學院裡,培育了不少大有成就者(成就不等於貢獻),包括三位總統與多名副總統、行政院長及中央部會首長,如今上述各系各自成立學院,在校總區裂土封疆,紛紛起造堂皇氣派的大樓,不禁讓老學長對學弟妹們將來的表現頗生期待。
與鹿鳴堂隔舟山路對望的即共同教學館,原為木造建築,1983、84年改建期間,樓前五株琉球松給搞死了兩株,剩餘三株危在旦夕,經幾個系的師生同心協力搶救才得以倖存,其後增建圍欄與木棧道,並以「共同三松」之名躋身臺大十二景之列。
順著舟山路往校園深處行去,右側建築為生命科學館,這是2003年才成立的生命科學院的所在大樓。2013年12月,一名臺大新生從樓頂一躍而下,結束了年輕的生命,或許人世間更需要的是生命哲學教育。
再過去是俗稱生態池的瑠公池,也列為十二景之一。
四月間舊地重遊,發現路邊百花爭妍,賞之不盡。
其實臺大校總區除了三月杜鵑之外,四月流蘇如同堆雪聚玉,景致也頗富盛名。
除白流蘇外,另有幾株紅豔可喜。
稻香館展示傳統農機具,也陳列五穀雜糧的種子,還設置文創柑仔店,然而一到四點半,遊客准出不准進,以免造成工作人員無法準時下班,幾個攤位也在五點前收拾得一乾二淨,表現出超高效率,另有幾攤稍晚些。
後來專程來逛一旁的磯永吉小屋。該建物建於1925年,官方名稱是「舊高等農林學校作業室」,並標榜為「臺灣蓬萊米的誕生地」,屬市定古蹟。人稱「臺灣蓬萊米之父」的日籍教授磯永吉,曾在此進行選育蓬萊米的相關工作,屋裡擺設稻米樣本、當年的研究器具、相關文獻,也播映影片,我倒沒觀賞。
牆上時鐘也是舊物,而兩尊塑像是企業家許文龍所製,我這才知道另有一位「臺灣蓬萊米之母」,亦即受到磯永吉提攜指導的末永仁。雖說磯、末二人改良臺灣稻作的初衷是為了報效日本軍國,但畢竟後來的臺灣人蒙受其惠,納粹陣營裡也出了個辛德勒嘛!
這個位置原為一片青草地,範圍不小,足以玩玩棒球,也是橄欖球隊的練習場。每當晴朗舒適的夜晚,走這片草地必須小心翼翼,以免踩到橫臥的四腳獸,那年頭可不流行汽車旅館,學生也多半節儉,興之所至,便在草堆裡捉對相濡以沫,甚至可能進一步切磋琢磨起來哩!1998年新總圖書館落成啟用,占了草地不說,夜裡還亮晃晃地,未免破壞情調。
館前草坪正是大名鼎鼎的振興草坪,名稱源自已故校長閻振興,具體說法不一,其一是用來紀念,另一則為戲稱,因閻校長曾禁止踩踏該草坪,淘氣的學生便以振興草坪稱之。我認為後一說法較符合臺大人的習氣脾味。
不過陳文成事件絕非平空杜撰的校園傳說,而是一件活生生、血淋淋、駭人聽聞的真實案例。第一學生活動中心另一側的圖書資訊學系系館,原為研究生圖書館,1981年7月3日清晨,返國探親的旅美學人陳文成,被人發現陳屍於研圖旁,他前一天受到警備總部約談,原因是曾經資助美麗島雜誌社。陳文成給警總人員帶走後即與家人失聯,家人再見到他時,他已是一具冰冷的屍體了,得年才三十一歲。臺灣政府宣稱陳文成是畏罪自殺,在被質問他究竟所畏何罪後,改變了說詞,但仍堅稱他是自殺。專程來臺的美國法醫基於幾項證據,判斷陳文成是讓人從樓頂扔下的,要求取得陳文成的身體組織,以便回美國做進一步化驗,卻遭到拒絕。此事件最終成為懸案,但臺灣政府迫於國際壓力,廢除了禁止返臺黑名單,一些流亡海外的異議人士得以返回闊別多年的家園。如今第一學生活動中心與圖書資訊學系系館之間闢建了個「陳文成事件紀念廣場」,或許將來會立碑以誌,經費須透過募款。
醉月湖畔一直是情侶約會的絕佳地點,在花前月下,當四下無人,便是講述靈異傳說的適當時機。相傳曾有女學生投湖殉情,此後不斷發生靈異現象,校方不得不拆毀通往湖中涼亭的小橋。此外,2003、2006、2008、2014年各發生一起溺斃的不幸事件,至於新聞報導2016年間在湖內發現食人魚,那就未免太扯了。事實上醉月湖已成為民眾不當放生的地點之一,後遺症不小,湖內生態遭受嚴重破壞。
2001年落成啟用的綜合體育館,別名臺大小巨蛋,裡頭正舉辦學系博覽會,進去繞了一圈,畢竟無意重回臺大讀書,沒興趣深究博覽會內容,而且還有行程須趕,也就匆匆離開。(關於臺大社會科學院及法律學院,請見〈才送金戈迎彩蝶〉。)
2020年二、三月間,當肺炎疫情溫火慢熱時期,在臺大校園謝絕外客入內前造訪了幾次,以拍攝縮時影片。
(續下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