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年三月逛過九份、登頂基隆山後,再次徒步前來,這回略去黃金神社,但不再錯過無耳茶壺山,經上次折返處續行不久,即見大茶壺若隱若現於林梢。
登了十分鐘出頭的石階,接上一個髮夾彎馬路,卻沒看到停車場(應該在勸濟堂附近),也無任何指標,推測應走右前方的上坡。
走不到三分鐘,進朝寶亭內稍歇,亭邊空地停了輛車,不過還是覺得以搭乘公車加上徒步為宜。
立於亭邊可觀賞到陰陽海奇景,此現象源於金瓜石山脈富含的礦物質滲入海中,經化學反應,「形成氫氧化鐵等膠體,吸附了泥沙而呈黃褐色懸浮物」。
無耳茶壺山登山口離朝寶亭不到五百公尺,途中景色壯闊雄奇。
右側山峰嶔崎磊落,石塊多為矽化砂岩,亦屬地質異象,部分為採礦造成。
再過去些即無耳茶壺山登山口,幾輛車停靠路邊,難免影響交通。登山口新砌了石階,還漆成耀眼的白色,顯得既突兀又多餘。
其實原本就有石階,且具路標,新砌的石階旁反倒沒設立。
猶可見到當年採礦所遺留的豎井,不過坑道都已封閉。
入口處的新舊石階都只一小段,緊接著轉變成碎石土徑。
突然冒出一段木棧道,大概是為了保存其下的植物,這倒值得嘉許。
無耳茶壺山高度與基隆山相仿,從這個角度看去,雷霆峰酷似一隻面朝大海的銀背猩猩。
繼續攀高,不久,大茶壺在望,然而除了壺嘴外,整座山頭已不那麼像茶壺了。據說從另一側看,此山肖似臥獅,是以又名獅子岩山或石獅山,不及無耳茶壺山來得有意思。
續行,仰望大茶壺,假使要登頂,須從壺嘴旁的黑洞鑽上。
愈靠愈近,崢嶸巨石令人望而生畏,幾處落差不小,必須拉繩才爬得上。
屈身入洞,手腳並用,扯緊繩索上攀,稍一不慎便會落得皮開肉綻的下場,相當能夠刺激腎上腺素分泌。
通道狹窄,我的體型在同齡人之中算是纖瘦,背包不大,沒裝甚麼東西,卻反覆磨擦山壁。
好容易鑽出後,赫然見到一道鐵門,心涼半截。主管機關可能是為了避免發生意外,設下路障,反倒陷山友於危殆,兩個年輕人從另一邊過來,受阻於這道鐵門,不得不涉險攀爬巨石,再溜滑下來。
這邊立足之地極其有限,下面的人不知情,持續湧上,一些人跨越裂隙至對面巨石上,一方面分散人潮,一方面為了拍照,若是失足,就成千古恨。
出至洞口外一個小平地賞景,如此風光哪是等閒見得!秋芒時節,景色或許更加燦爛。
甫下行時,俯見黃金館與神社,近處岩石彷彿是黃澄澄的金塊。
2020年11月間趁秋芒盛時,重登無耳茶壺山並記錄攀登過程。
此時下至柏油路面,進朝寶亭內稍歇。兩名身材修長的年輕歐洲女子在亭畔欣賞風景,讓我略感意外,這裡可不是外籍人士熟悉的景點啊!說到底,人文歷史加上自然風光,遠比夜市、商場更能觸及人心深處。回到髮夾彎前,仰見對面山稜線上有條石階步道,其實附近可堪遊賞之處還不少,日後再安排。
循原路下至黃金館,入內參觀,入口牆面以文字述說臺灣各時期的黃金史。
二樓主要是關於世界金礦分布及黃金歷史介紹,一上樓就看到一面偌大金牌。
不過最吸引人的,自然是重達220公斤的金塊,按當日市價,價值超過新臺幣2億7千萬(2020年11月已暴漲至3億8千餘萬),遊客多會伸手入內撫摸一番,管理員主動要幫我拍跟金塊的合照,我謝絕了,畢竟不是自己的,何必徒添惆悵呢?
相較於九份,金瓜石風景區格局開闊,參觀遊賞的地方與購物飲食的商家比例較為平均,然而以金瓜石為背景的電影《無言的山丘》,魅力不及《悲情城市》,也遜於《戀戀風塵》,未能帶動當地的觀光熱潮。
十一月上旬搭乘788路公車逕赴金瓜石,由勸濟堂左近、祈堂路上的登山口攀登無耳茶壺山,指標所示的「小券米粉湯」應屬當地獨有,其他地方賣的全為小卷米粉湯。
此徑上通前次停歇過的朝寶亭,再次駐足亭旁,俯瞰陰陽海,仰瞻大肚美人山。這回特地攜帶超廣角鏡,可惜天候不佳,照片色彩未免黯淡。
雖然昨晚氣象預報今日新北市降雨機率為零,但實際上一出瑞芳車站,雨勢便一陣又一陣,卻也因此在靠近無耳茶壺山頂的寶獅亭裡,看見半弧淡淡的彩虹。
從無耳茶壺山下撤途中,取右側小徑走往朝天亭,泥濘土徑為芒草覆蓋。
立於朝天亭旁,東望鼻頭角,估計夏至前後,或許在此處可欣賞到日昇海上的美景,但無法確定,也暫無前來確定的打算。
鑽出長草堆,下至柏油路面,一縷陽光正好投射在雷霆峰下的水湳洞聚落。
朝東走去,須臾柏油路盡,續行土徑,前方亂石攢聚、險惡黑黝的山頭為復興山,翻過去後,可通往黃金十稜之二的煙囪稜。
今日無意挑戰險山瘦稜,折而向右,前後俱無人跡,唯見芒草滿坡夾道,朝天亭頂微露,景色蒼茫淒清。
走不多時,前無去路,也就折回朝寶亭下行,不直接下至祈堂路,取右側岔路,望見走勢與基隆山大致平行的報時山,其稜線上設有棧道及涼亭,下方則是所謂的浪漫公路。
下至浪漫公路觀景臺,右側山腹一條條如同蚯蚓的管線,是廢棄的煙囪道,當年煉銅冶金所產生的毒氣,藉此排放至後山無人居處。
過觀景臺,路邊的斷垣殘壁,固執地訴說著昔日的榮景。
出隧道,豁然開朗,眼前竟是一個偌大的停車場。轉往隧道頂上的古砲臺,已無任何遺跡,臨風立於制高點,東眺無耳茶壺山與浪漫公路觀景臺,西顧大肚美人山和報時山木棧道。
不過報時山木棧道不知為何封閉,退而求其次,到其旁的水泥觀景臺賞景。
朝無耳茶壺山方向看去,赫然發現浪漫公路旁的一堵紅磚牆,那是廢棄傾圮的礦場屋舍,稱為天車間,其下方有臺車索道斜下至本山六坑,故名六坑斜坡索道。
除了索道外,附近還有黃金瀑布、十三層遺址、水湳洞等景點,今日天候不佳,留待日後,連同幾處索道,另行安排遊程。轉向勸濟堂,隨即瞻仰到孜孜不倦的關老爺子塑像,然而背景是黃金博物館和黃金神社,並非玉體橫陳的美貌嫂子。
經過一排店家及勸濟堂,步下階梯,走往靜謐的祈堂老街。
這一帶部分老屋的屋頂覆蓋紙版,刷上柏油,稱為油毛氈,聊堪遮風擋雨,比黑瓦便宜許多,但須每年重刷柏油,以防漏水。早些年放眼望去,黑壓壓一片,成為金瓜石民居特色,如今卻屬罕見,畢竟生活水平提升了,房舍自然要翻新,大多改成鋼筋水泥了。
就連階梯扶手也漆上了七彩顏色,十分眩目,卻跟老街悠緩懷舊的氣氛完全不搭,甚至惹來非議。這是當地某位居民自掏腰包所為,因扶手木頭朽爛,不油漆也不行,既然要漆,乾脆招搖些,添加新氣象,倒也未嘗不可。
祈堂老街可堪懷舊之處不少,就拿老礦工的店來說吧,這是當地一個老礦工所開設,用以展示他多年來的收藏,也提供淘金體驗。
我卻是為了填飽肚腹而來,因老礦工多角化經營,在隔壁開了間食堂,掌櫃兼執鏟的則是老礦工的兒子。
我點了紅麴蛋炒飯和燙青菜,一共150元,紅麴是老礦工自家釀製的,青菜也是自家栽種的。等待的當兒,順便參觀收藏。
窗外忽然淅瀝瀝下起雨來,為幽寂的山城平添些許空濛韻味。
一待食物上桌,雨歇日出,已算不清是今天的第幾回了。
食罷,少老闆指點我到下方的戰俘營參觀。根據立於1997年的紀念碑記載,「一千餘名大英國協及同盟國英勇的軍人在南洋被日軍所虜,於公元一九四二年至一九四五年間轉送來此地銅礦及台灣其它地區服勞役,受盡日軍殘酷折磨及凌辱……」一堵石牆上,鐫刻著這些戰俘的姓名、軍階與國籍,或許可拍部類似《桂河大橋》的電影來敘述此事。不久前一位英國二戰老兵過世,幾個在英國進修的臺灣軍官根據其遺願,用中華民國國旗為他覆棺,這事也可納入該片中。
祈堂老街還有許許多多的曲折故事與巷弄美食,正如同起伏不定、柳暗花明的小徑一般,等著有心人前來探索玩味。
2020年11月間兩度重訪金瓜石,除了攀登無耳茶壺山的紀錄片外,另也拍攝兩支影片如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