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16日

煩憂盡付波濤洶(上)

煩憂盡付波濤洶(上)
主旅遊日:2017/1/6
本日遊蹤:臺鐵海科館站→容軒步道→海科館→八斗子漁港→望幽谷→復育公園→臺鐵八斗子站→深澳岬角
建議路線:臺鐵八斗子站→潮境公園→復育公園→101高地→80高地→65高地→望幽谷→八斗子港→八斗街→海科館→容軒亭→臺鐵海科館站
(本遊記照片未必攝於主旅遊日,不一一註明)
        前幾天攀登臺北第一峰,撞上了「人山」,其後打算觀覽全球最大洋,因不想陷於「人海」,因此刻意避開週末假日,於今天前往,這正是不當上班族可以享受的特權。搭乘火車到瑞芳,接駁深澳線,在海科館站下車,目送火車奔往終點八斗子站。
另一邊有個帆船型裝置,旗面印著「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海科館站無人看管,刷卡出站,步入容軒步道,左轉岔路,須臾出現路標,按照箭頭指示方向拾級而上,續行容軒步道。一路空寂,絕無他人,唯聞鳥啼,頗富探險雅趣。
轉眼歧路復現,引頸瞻望,見右側一徑平通幽處,左側兩徑殊途同歸於上,我本「人往高處爬」原則,取左徑之一而行,過一休憩方臺不停,直上一圓臺,這是容軒步道的最高點,或稱容軒亭,從海科館站至此,不出十分鐘,輕鬆易行。臺上展望頗佳,可惜此刻霧靄沉沉,障蔽視野,而且陰風慘慘,砭人肌骨,倒也別有淒清況味(次年二月重返此處,天氣好得多,姑且使用新拍照片)。
憑欄望向西北首,由近而遠,分別是海科館主題館、海洋劇場、海科館區域探索館、八斗子漁港、碧砂漁港、和平島。北方的綠丘背後,隱藏著望幽(忘憂)谷及其步道,還有基隆嶼,只可神馳,無法目睹。
看往東北首,精彩豐富不遑多讓,可見到平浪橋、長潭里漁港、臨岸餐廳、潮境海洋中心、潮境公園、環保復育公園等等。
轉而東眺,深澳岬角突入太平洋裡,其後的隱隱青山,正是我兩週前立於峰頂看向此處的基隆山,頓生時空錯置之感。近些的東南方海灣,隔著馬路橫陳著才剛開放沒幾天的八斗子車站。
如此恰恰預覽了今日要去的幾個景點,行程可真不短。
不多盤桓,快步折回至路標處,右行過停車場,走上天橋,跨過北部濱海公路(北寧路),邁向海科館主題館,正式展開今天的行旅。
天橋直通主題館內,進去前,注意到門上印著「請水手關門」(後來該標誌似遭移除),不禁莞爾,驀然想起多年前初抵美國紐約上州,到一友人的當地友人住處作客,院子停放一艘遊艇,上頭擺著一塊大大白底紅字的牌子,寫著For Sail,主人得意揚揚地指著那牌子給我看,我心想這不是廢話嗎,後來發現滿街都是For Sale的同型看板,這才明白趣味所在。
海科館並無水手為訪客服務,我自行入內,隨手關上門,穿過堂皇氣派但門可羅雀的大廳至館外,一些人偶擺飾的造型頗富《聖誕驚魂夜》的味道,卻不明白跟海洋有何關聯。
次年二月,發現另邊外牆有炫麗裝飾,以呈現海洋的意象,但說明文字令人摸不著頭緒,悖違海洋科學的調性,問題不在創作者,而是主其事者。
走近對面的海洋劇場,回頭一望,覺得這海洋科技博物館區頗具規模,打算等新建的海洋生態館落成後再來參觀。不久後東窗事發,承包商遭解約,海生館形同爛尾,落成日遙遙無期,引發一連串的政治風暴。
再不流連,快步經過海洋劇場及區域探索館。
過馬路鑽進八斗街,此街跟才高八斗的曹植無關,可能源於巴賽族語pataw(北投也是),原意為女巫或溫泉,引申為煙霧濛濛,因此今日的天氣才是原汁原味,然而我竟錯過街上以咾咕石(珊瑚礁岩)為建材的杜家古厝,未免扼腕,卻也留下重遊的伏筆。誰知當年底古厝崩塌,僅餘半截牆壁,因此「有景堪賞直須賞,莫待無景空嘆息」。
不久,看到小丘上偌大的度天宮,其內奉祀的主神為媽祖婆,為當地漁民主要的信仰所寄。我再度秉持「人往高處爬」原則,拾級步上,橫過宮前廣場,見有階梯,一上一下。我再往上走,好居高俯瞰八斗子漁港,忽然橘影一閃,定睛一瞧,竟是方才趴伏在階前旁的貓咪,牠自後追來,後發先至,橫在數階外,朝我「喵嗚」一聲,彷彿在說:「閒人勿前,施主請回。」我從善如流,在廟埕拍了張八斗子漁港照後改往下走。
一年多後再訪度天宮,趁橘貓在廟的另一邊歇息,走上臺階,發現路已荒廢,雜草叢生,原來貓咪是好意提醒我來著。
下至平面,經過八斗公萬善祠,往西穿越漁港一街,進入港區。
港內一片闃寂,停靠著好些艘掛滿燈泡的漁船。那些燈泡是LED集魚燈,臺語稱為「空中火」,用以在農曆四月至十月的夜間引誘具趨光性的魚兒,像是白帶魚、鯖魚等等,此時並非捕撈期,船泊於港。
小逛一番,沒細細品味漁家樂,回到漁港一街,續往北進,看到往望幽谷的指示,於是昂首闊步,邁向今天首要的目的地,迎接我的是連綿的階梯(次年則多了流浪狗的吠叫聲)。
過盡夾道茂密樹蔭,眼前豁然開朗,芳草連天,快步朝天走去,旋即發現,自已與天還隔著廣大無垠的海,海天交接處,是片朦朧雲霧,雲霧中隱現一島,那不是基隆嶼,還會是甚麼?然而這一路走去,不時聽見有人高呼:「看,龜山島!」
岸邊刀鋒也似的狹窄礁岩邊緣,或站或坐著幾個釣客,當真驚險萬狀,有趣的是,他們的間距約略相等,好像事先約定好的。再用望遠鏡頭一瞧,其實他們所待之處還算寬闊平整,不如遠觀那般幾無立足餘地。
沿著稜線步道愈走愈高,展望愈佳,所見海蝕地形益發奇極妙絕。潮間帶一片片滿布綠藻的方整石塊十分搶眼,不知怎的,讓我聯想起安徽臭豆腐,不過後者表面長的是白毛。
再往前,出現兩個廢棄的機槍堡,一方一圓,再遠則是峭直壁立的斷崖,氣氛霎時變得肅殺起來,我不禁想到電影《搶救雷恩大兵》搶灘登陸的場景,只不過此處目前死的都是魚卒蝦兵蟹將,被海水沖推上岸的全為垃圾,而無英勇戰士的遺體。
有條步道下通海岸,看似險陡,其實並不難走,然而到了末段,平坦石階換成了圓滑石子,得扶欄前進,再過去,就都是嶙峋怪石,已無步道。
放眼四望,山斷懸崖,海湧白沫,岸聚亂石,天垂雲幕,料蘇東坡所謂「亂石崩雲,驚濤裂岸,捲起千堆雪」,參差如是,而險峻之中,濤響之外,居然有綠潭如鏡,迴清倒影,別具幽靜恬適氛圍,既堪望幽,亦足忘憂,二名皆應景。
往大海走去,見有不少螃蟹在岩縫間鑽動,其中一些的個頭不小,沒被趕盡殺絕,也算一奇。

忽然一隻灰撲撲、毫不起眼的小鳥飛來,立於崖上,不屈於天風吹襲,後來查看鳥類圖鑑,竟未發現此鳥(後來得悉可能是藍磯鶇雌鳥)。又有隻黑鳶從頭頂掠過,待要拍照,已是不及,難免悵惘,牠可是二級珍稀保育類動物喲,雖然這幾年拜保育之賜,數量增加一倍有餘,但估計全臺仍只有六百來隻左右。
次年二月來時,下至岸邊的步道竟然封閉,只能在崖上賞景,聊過乾癮,慮及海岸垃圾成堆,甚至不乏烤肉餘炭,還是封閉得好,不過依然有遊客翻過圍阻下行。
此時循原階梯返回崖上步道,繼續前行,上到一高處四望。
下去後立於崖邊,海景美不勝收,岸上慘不忍睹,真乃垃圾之島,汙染之濱。
另一側草叢裡有隻褐頭鷦鶯,好似得了過動症,一直蹦蹦跳跳,很難請君入鏡,而其體態輕盈,可安立於草桿上,即便是楚腰纖細掌中輕的趙飛燕,無論如何比不上。
眼前谷地正是望幽谷,半空中斜掛而下的一座白色九曲階梯,顯得醒目而突兀,不知出自哪位仁兄手筆。
循白階上行回望,龜山島……不,是基隆嶼,從斜躺的L型地貌中冒了出來。
白階盡頭為65高地(數字代表海拔高度),設有廁所、停車場、公車站牌,因此純想觀景而無意揮汗者,可乘車前來。越過擋車不擋人的圍欄,續往80高地挺進,須臾即至,見到偌大的空地及一座特殊造型的亭子,亭內地上刻有諸多水族的圖型,而漁業電臺蹲伏在亭子後方的小丘上,隱匿在樹叢裡。
續下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