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日遊蹤:捷運葫洲站→白鷺鷥山→大湖公園→成功公園→清白公園→內湖庄役場會議室→碧湖→郭子儀紀念堂
建議路線:同本日遊蹤
(本遊記照片未必攝於主旅遊日,不一一註明)
內湖富山水之勝,山不高而嫵媚,水不廣而秀雅,非但擁有所謂內湖三尖,臺北市前二大湖也在本區內,交通算是便捷,春季遊過內湖三尖及康寧、明舉二山,如今立夏方過,流蘇唱罷下臺,桐花粉墨登場,就來趟雙湖遊吧!
搭捷運文湖線至葫洲站,出1號出口右轉,穿越民權東路,接上金湖路,直走到268號民宅,看見停放在人行道上的車輛,以及「白鷺鷥山親山步道」的指標,按照指標轉進。
首先掃視到一堆廢棄物,隨即發現白鷺鷥山親山步道入口。
踏磴上行,接連經過一畦菜園和一座涼亭,園裡無人,亭中有客,不稍停留,續往上走,山不高,階不陡,區區十來分鐘,也就登至靠近山頂處,右側有陡階往下,經過許多次了,從不曾走過,這回也是。
次年四月間又來到這裡,突然心血來潮,循陡階下行,旋登一個小山頭,一群人正在簡陋涼棚裡把酒言歡,好生快活。
左近另有鞦韆、吊床等設施,看起來是某些人自行闢建的世外桃源,在郊山上屢見不鮮,而山間放置這麼些人造物品其實不是甚麼好事,但此為閒話,暫不細究。
話說此刻循主徑上到一座棚子,從登山口算起,爬升不到四十層樓的高度。棚內外有十多人在休憩閒聊,棚內不但放置桌椅跟運動器材,地上還鋪了水泥。
去年初,臺北這些年最寒冷的那天午後,我來登白鷺鷥山,佇立此處,望著陰沉沉的彤雲,突然有人驚呼:「下雪了!」我攤平戴著手套的掌心,承接緩緩飄落的小點點,低頭細瞧,果然是睽違多年的雪花,不免有點吃驚,更油然生出一些感慨。此時此刻當然沒有雪花飄落,人為栽種的花朵卻開得豔麗繽紛,毫無意外,整座山頭又是高度園藝化了。
白鷺鷥山親山步道以髮夾彎特多著稱,別名五十彎步道,蜿蜒盤繞,和緩易行,因此週末假日只要天氣不差,每每見到扶老、攜幼、牽小狗,挺闔家歡的。這活動肯定比逛街、打牌、宅在家有意思多多,也更有益身心。倘若家長願意多花點心思,教導小朋友親近、認識、觀察、欣賞、愛護花草蟲鳥,孩子們多半興味盎然,別占著通道防礙別人過路就好了。
臨近成功路五段的登山口時,一個男子怒氣沖沖地拿著掃帚追趕一隻公雞,他身後跟了個貌似小學低年級生的男童,看樣子是爸爸耽心兒子遭到雞啄,採取防範措施。男子護子心切,無可厚非,我沒瞧見起因,無法斷定男子是否防衛過當,經過那隻公雞身旁時,公雞對我視若無睹,不知牠是否驚魂未定。
我登白鷺鷥山多次,多半是從成功路老公祠登山口起登,今日反向而行。
大湖這頭的登山口旁,福祐宮與老公祠並立,乍看之下,以為是取「福祐老公」之意,不過奉勸婦女同胞們千萬別想爭取「老婆祠」或「老娘祠」之建。根據臺北市親山步道主題網,「……老公祠則是相傳因開築大湖公園邊的十四份輕便鐵道之初,由於工程並不順遂,於是經人提議,用『活人祭』祈求工程順利竣工,隨即派人到艋舺乞丐寮得其一位身體虛弱的老乞丐,每日給予錦衣玉食,最後再將他犧牲獻給水利工程。地方人士為求心安,並追念這名捐驅者,於是鳩資蓋了『老公祠』求其保祐。其旁的福佑宮所供奉的神明為土地公。」
有次來登白鷺鷥山,宮祠前停了輛卡車,正在上演布袋戲給神明看。
到了2020年間,把登白鷺鷥山的過程,以高動態縮時攝影的方式呈現,俾便讀者較容易掌握山徑狀況。
大湖舊名十四份陂,是座半天然、半人工的埤塘,湖泊面積近9.2公頃,為現今臺北市最大湖泊,別名白鷺湖,可知這裡棲息了為數不少的白鷺鷥,當然不乏其他禽鳥,不過華人喜愛白鷺鷥,臺灣有以白鷺鷥為主題的童謠及歌曲,而「一行白鷺上青天」的意象深植人心。
這裡的鷺鷥並不那麼怕人,有位先生老愛表演鷺鷥隨傳隨到的戲碼,牠們也對釣客虎視耽耽,大概有些釣客會把釣上的魚兒賞給牠們。
大湖公園的景色算還不錯,但號稱臺北最美(根據一銀ATM盜領案藏匿贓款的嫌犯供稱),而且其中的錦帶橋更曾在「全球最美仙境之橋」票選中領先群倫,的確名過其實。小家碧玉自有清新可人之處,不必誇張成絕世美女,然而夕照夜色,確實不俗。
然而市區內有這麼一個老少咸宜、交通便捷的遊憩空間,也很不錯。舉目可見散步的,賞景的,看人的,被看的,拍照的,被照的,閒聊的,餵鳥的,釣魚的,遛狗的(有人遛小刺蝟),運動的,野餐的,歡唱的,踢球的,丟飛盤的,玩團康的,顧影自拍的……似乎來這裡的每個人,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安適角落。來這裡的外籍人士也不少,去年的伊斯蘭開齋日,許多身著傳統服飾的穆斯林聚集此處舒展身心,畫面很是怡人,或者該用「動人」來形容。
捷運大湖公園站一樓空間,常有中老年人跳國標舞,或者年輕人練習街舞,十分歡樂。
(續下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