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19日

日日但求為好日(下)

循左側階梯上至平地,聳立眼前的堡壘式紅色建物,即是國定古蹟紅毛城,也是臺灣現存最古老的完整建築。

紅毛城的前身是西班牙人建於1628年的聖多明哥城,以木結構為主,並用土石強化,1636年遭原住民襲擊焚毀,才剛用石材重建完成,西班牙駐軍即因軍費問題(另一說是被荷蘭人擊敗),接獲駐菲律賓總督所下達的撤軍毀城命令,所以淡水聖多明哥城早已蕩然無存。1646年荷蘭人就地重建完成,更名為安東尼堡,漢人一向稱荷蘭人為紅毛,此城也就得到紅毛城的名號,並非城牆長了毛,那時的建物也非紅色。1661年,明鄭軍圍攻安平熱蘭遮城期間,北部原住民襲擊紅毛城,荷蘭軍炸砲毀城而走,其後明鄭軍北上入駐,稍事修復,旋即棄守,直到1724年,淡水官府才重修此城,增建四座城門,東西闊而南北窄,如今僅餘南門。1863年英國人租用紅毛城為領事館後予以翻修,還把灰白外牆塗成紅色,成了現今所見模樣。二戰期間此館關閉,歸日本管轄,戰後重新開館,復歸英國,但自英國與中華民國斷交後,先後委由澳洲及美國代管,直至1980年才收歸中華民國國有,門口九面旗幟表達了管轄權的更迭。
今日匆匆逛過,次年六月重遊則比較仔細,先進一樓參觀,門旁坐了個銅鑄古裝洋大人,猛然一見,嚇了一跳。
 進到屋內,左側牆角擺了個帆船模型。
 一樓主要是幾間地牢及戶外活動空間。
 另設有浴室、廁所和廚房,而廚房為中式,可能雇用的廚子是華人。
一樓室內通往二樓的樓梯封閉,循堡外階梯上樓,一進去,發現往堡頂的木梯也沒開放通行,有些可惜,否則可居高遠眺。
 裡頭除了跟一樓一樣展示圖文外,還陳列該年代的一些文物。
 文物也包括中國的火銃和西洋的劍、盾等武器。
 
 比較特別的是幾乎不可能搬走的文件保險櫃,以及裝設有煙囪的文件焚化爐,不知後者有無烘烤過食物。
一處表面塗漆及泥作脫落,露出底下的紅磚來,看起來不是很密實,說不定這是古代的抗震工法──我瞎猜的。
草坪對面的建物是英國人增建的領事官邸,初建於1877年,原本是木造平房,1891年改建為兩層紅磚洋樓,其後續有擴增。
官邸建築風格雖屬英式,建材與工匠卻多來自廈門,落實了「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原則,若要反過來說是「西學為體,中學為用」,也並無不可。
 例如正面的磚雕走英國風,「1891」包覆的圓型雕刻中隱約可見的「VR」,為Victoria Regina(維多利亞女王)的縮寫,而基座的錢紋石窗則很中國,整體看來其實還挺和諧,不會感到突兀。
 一進門即有階梯通往二樓,但先遵照參觀路線的指示,進入左側(即西側)房間。
 首先是客廳,目前擺設的家具為晚近購置的,儘量呈現當年的英式風格,客廳的地磚則是自1891年保留至今的原物,只可眼觀,不准腳踏。
 下一間是書房,壁爐上放置現任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的肖像照,不同於客廳牆上懸掛維多利亞女王的畫像,不明白為何如此,可能是便宜行事。
 穿過書房左轉,除了英式廚房外,幾間房間皆空空如也,唯牆上掛著說明圖文。
大門前,客廳的另一側(即東側)為餐廳,地磚同樣是1891年的原物。
 二樓正在展出林文昌、歐秀明夫妻檔的「印象淡水」創作展,次年則為已故醫師蔡坤煌的「心所傾慕阮疼的淡水」攝影展。這些展覽不是不好,卻稍嫌不足,也較難引起外地遊客的共鳴,幾乎無人駐足觀看。我建議常態性展出多個時代的繪畫和照片,最好包括木下靜涯、陳澄波、李梅樹等前輩畫家的作品(複製品無妨),相互對照,以呈現淡水今昔的變遷。
 大門正對著觀音山,可見居住淡水的多個民族都喜朝此山。
 左轉至東側,近距離觀看這棟隱藏著中國元素的英式建築。東側這邊設有座位、自動販賣機和廁所,也有出入口直通大禮拜堂,日後逛完真理大學,可經此直接進入紅毛城區。
 英國領事官邸與紅毛城之間的北側,陳列數門古砲,最早的是十七世紀的前膛鑄鐵砲,其中一門的砲管已嚴重鏽蝕。
 另有幾門鑄於嘉慶十八年(1813年)和道光年間。南宋理宗開慶元年(1259年)竹製的「突火槍」,為現代槍砲雛型,元代加以改良為金屬製,當時槍砲不分,統稱為銃。現今已知的最早火銃鑄造於元成宗大德二年(1298年),明清兩朝更是大量生產,鴉片戰爭時,清軍槍砲遠多於英軍,但品質不佳,威力有限,根本無法抗衡洋槍大砲。說到底,中國人並沒有特別愛好和平,發明火藥後,積極加以應用於戰爭,只不過故步自封,以至於技不如人。
出紅毛城,下到中正路右轉,西行至一段6巷,右轉上坡,進入右側2011年正式啟用的和平公園,此處是188410月清法滬尾戰役的戰場,祈求和平的願望透過幾座雕像來呈現。
 
 幾座青蛙石雕有些名堂,暫賣關子,不予道破。
走往深處,通過柴扉,弧行緩上,眼前的日式建物原本矗立於日本福井縣,是日本已故作家水上勉父親的住屋,在1995年的阪神大地震中屹立不倒,鼓舞了當地災民,臺灣發生921大地震後,日本民間除了協助救災外,還決定將該屋移來臺灣,以撫慰人心,遷建過程雖不怎麼順利,但在臺日雙方志工的共同努力下,2009年終於組裝完成,配合和平公園於2011年開放,以「一滴水紀念館」為名。
 該名取自水上勉所言「一滴水脈中有無限可能」,同時表達即使個人略盡涓滴之力,匯聚眾人貢獻,亦可如滔滔江海,成就非凡。
全屋結構沒用任何釘子,是其特色之一,屋內設有水上勉文庫及生於神戶的臺裔作家陳舜臣的文庫,並有一室以圖文模型說明此屋的拆遷始末。臺灣人對於水上勉或許陌生,但多少知道其代表作《一休》裡的一休和尚,而方才所見的青蛙雕塑,根據的是其童話的角色。
 離開一滴水紀念館,拾級而上,依指標走至淡水高爾夫球場旁的滬尾礮臺,再度大搖大擺進入,這輩子很少像今天這樣,覺得設籍在新北市還挺爽的。上次來時因為接近雙十國慶,入口夾道盡是國旗,今日卻無。
在法軍侵臺遭逐退後,臺灣建省,首任巡撫劉銘傳為強固海防,於1886年聘請德國技師督造十座礮臺,淡水有二,一名「北門瑣鑰」,即滬尾礟臺,另一名為「保固東瀛」,不知何在,我猜可能被日本人拆回國了,誰教劉銘傳要取這個名稱呢!我這可不是胡想瞎猜,滬尾礟臺的四門砲就是在日據時代給日軍移走的。
 走進營門,營舍四合,當中一塊偌大空地,應是用來操練砲兵。
 營舍內若非空蕩蕩,就是使用極為簡約的方式來進行說明,而清法戰爭雙方的軍力部署與進兵,也只是以不同顏色的小燈泡來呈現。
 循營門旁的石階上至砲陣地,除砲座外,只有小小的說明牌。誠心建議解說員裝扮成清朝兵勇模樣,並設置當年坐鎮此處的阿姆斯壯後膛砲模型,以增加臨場感,若是每年102日來場模擬清法滬尾海戰,那就更有意思了。
 貴陽街上的國軍歷史文物館旁,就有一尊阿姆斯壯後膛砲(基隆市役政公園那尊可是清代遺留下的真砲)。
 當然以上純屬空想,沒花錢買票進來參觀如我者,不該提出太多意見,能夠居高俯瞰空空如也的營區全景,該沾沾自喜了。
  2020年十月間再次造訪,發現多了尊仿製的阿姆斯壯後膛砲,營舍裡也利用牆面投影清法滬尾戰役的相關畫面,總算有了些許改進,該給予稱讚。
沿滬尾礟臺與淡水高爾夫球場之間小路走到雲門劇場,牆上文字大致說明了此劇場來由。2008年祝融光臨雲門舞集在八里租用的鐵皮屋排練場,雲門浴火後募得資金,在這塊中廣舊址興建劇場,屬BOT性質,經營四十年後得續約十年,其後建物無償移轉給新北市政府。
雲門劇場於20154月開幕,戶外有朱銘的雕塑。
室內藝廊開放參觀,但週一及有演出時暫停開放,今天適逢席慕容的「霧荷」詩畫展。
 走下劇場,立於荷葉間的是已故舞蹈家羅曼菲的雕像,名為「旋的冥想」,是雕塑家林健成根據羅曼菲在林懷民編作的《輓歌》裡的舞蹈身段而創作的。
 走回中正路一段6巷下行,旋經名噪一時的媽媽嘴咖啡,但發生雙屍命案、引發一連串熱議的是位於八里的總店。
店旁是新北市忠烈祠,此刻已過五點,門已關上,原就無意入內參觀。
夏至方過,晝短夜長,離日落還有段時間,過中正路左轉,沿淡水河岸悠緩東行,未久即至淡水海關碼頭,馬路對面正是紅毛城。
 此處原本是滬尾水師為打擊海盜而興築的海防設施,淡水成為通商口岸後,洋人隨即前來設洋行、建倉庫,目前所見的洋樓是清領時期遺存,倉庫則建於日據時代。
 草地上的竹編木造物是現代產物,應是屬於北海岸藝術祭的展出作品。
淡水海關碼頭長僅百餘公尺,很快走完,續往榕堤,這段同樣也長百餘公尺的堤岸,九棵百年老榕樹一字排開,因此獲得這個名稱,在林蔭下欣賞淡水夕照最是愜意,不過今日天候欠佳,拿舊照充數。
 
 堤邊石椅上有一位少女和群貓的塑像,背後有段悲愴的故事。愛貓成痴的女作家忽忽(本名林蔚伶,筆名林維),2009年底的一個夜裡,餵完淡水河畔的流浪貓後,徒步返家途中遭大學生騎的機車撞傷,不治身亡,得年49歲,眼前雕像是雕塑家王秀杞根據忽忽兒時模樣創作的。這麼多年過去了,棄養動物的問題依舊,仍然不時有機車闖進榕堤,忽忽的悲劇除了讓許多人心為之碎以及讓榕堤多了雕像外,並未改變任何現況。唉,臺灣人,你為何不生氣呢?因為再怎麼生氣也沒用,畢竟最有能力改變現況者,也最不可能成為受害者,所以缺乏變革的動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