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24日

何妨頭後尾居先

主旅遊日:2017/6/24
本日遊蹤:中社路二段→大崙尾山→大崙頭山→森林步道→石頭厝→太陽廣場→藥用植物園→碧溪步道→中社路二段
建議路線:中社路二段→大崙尾山→大崙頭山→森林步道/自然步道→石頭厝→藥用植物園→碧溪步道→翠山步道→中社路二段
(本遊記照片未必攝於主旅遊日,不一一註明)
        內雙溪自然公園大部分座落在士林區裡,南面跟內湖區接壤,面積廣達104公頃,整整是大安森林公園的四倍,號稱臺北市內最大的森林公園,林木茂密,生態豐富,風景優美,得到「小溪頭」的暱稱。夏至方過,氣溫飛速飆昇,這時節最容易中暑,且因熱對流旺盛,午後常有雨勢、聲勢皆驚人的大雷雨,所以安排了趟內雙溪自然公園半日遊,順便登臨大崙頭山及大崙尾山。

2018年6月19日

日日但求為好日(下)

循左側階梯上至平地,聳立眼前的堡壘式紅色建物,即是國定古蹟紅毛城,也是臺灣現存最古老的完整建築。

2018年6月18日

日日但求為好日(上)

主旅遊日:2017/6/22
本日遊蹤:捷運淡水站→淡水老街→木下靜涯紀念公園→淡水紅樓→滬尾偕醫館→淡水禮拜堂→多田榮吉故居→前清淡水關稅務司官邸→真理大學→紅毛城→前清英國領事官邸→和平公園→一滴水紀念館→滬尾礟臺→雲門劇場→淡水海關碼頭→榕堤→淡水渡船頭
建議路線:同本日遊蹤
(本遊記照片未必攝於主旅遊日,不一一註明)
        說起大臺北地區現存最古老的建築,非淡水紅毛城莫屬,1927年《臺灣日日新報》舉辦的民眾票選活動,淡水獲選為臺灣八景之一,這附近還有紅樹林保留區,因此淡水融合了異國風情、歷史人文、自然美景、生態環境等等,成了大臺北地區觀光休閒的必遊景點之一。

2018年6月15日

鐵鳥轟鳴掠眼前

主旅遊日:2017/6/21
本日遊蹤:捷運行天宮站→行天宮→榮星花園→臺北魚市→濱江街飛機巷→大直橋→美堤河濱公園→美麗華
建議路線:同本日遊蹤
(本遊記照片未必攝於主旅遊日,不一一註明)
        松山機場,臺灣昔日的陽關,自從有了桃園國際機場後,其存廢一直廣受討論,也一再成為某些臺北市長候選人的政見之一。暫時撇開這麼大的一個問題,無論松機前途如何,其周邊一個熱門景點不但一直於法所禁,而且可能即將消失,在那成真之前,當然要造訪一番,畢竟到濱江街飛機巷看飛機起降,是臺北一個獨特的城市記憶,而基隆河的截彎取直,既改變了地景地貌,也讓臺北的發展軌跡起了重大轉折。

2018年6月11日

古今成敗過花間(下)

         緊鄰植物園的南海學園,其實是從日據時代的植物園割了塊地興建的,算是個文藝氣息很高的地方,我青少年時期常來這裡混,上大學後反而少了,幾年前舊地重遊,當年玩伴皆已星散,頗生「歸來池苑皆依舊,太液芙蓉未央柳」之感慨。

古今成敗過花間(上)

主旅遊日:2017/6/6
本日遊蹤:捷運小南門站→植物園→南海學園→牯嶺街小劇場→臺博館南門園區→菸酒公賣局→麗正門→重熙門
建議路線:同本日遊蹤
(本遊記照片未必攝於主旅遊日,不一一註明)
        無論春夏秋冬,不管晴雨晨昏,臺北植物園都相當迷人,五、六月間尤然──後一論述當然是衝著那滿池夏荷而發的。

2018年6月8日

又逢溪水自天出(下)

       半年後我果真專程前往天溪園,入園必須參加導覽,且是團進團出,訪客不得單獨行動,開放日的上午10點和下午2點各有一梯隊,每梯隊以20人為原則,採網路預約和現場登記雙軌制。

又逢溪水自天出(上)

主旅遊日:2017/5/29
本日遊蹤:聖人橋→天溪園→風櫃嘴→故宮博物院→至德園→錢穆故居
建議路線:聖人橋→天溪園→故宮博物院→至德園→錢穆故居
(本遊記照片未必攝於主旅遊日,不一一註明)
        即使在臺北市內從事極具知性的生態旅遊,也算得上稀鬆平常,若同時還有相當感性的自然美景可賞,則更加令人悠然神往。本行程原著重於健行,卻因為一場雨,改以生態為主軸,更覺獲益良多,正應了「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的說法。

2018年6月7日

才送金戈迎彩蝶(下)

途中幾處遇巨大峭直岩壁,緊捱著峭壁過狹徑似乎有點兒刺激,但谷地其實不深,即使不慎失足滑落,大概也會被茂密的樹木擋住。

才送金戈迎彩蝶(上)

主旅遊日:2017/5/28
本日遊蹤:捷運麟光站→富陽自然生態公園→福州山公園→臺大校總區→龍安坡黃宅濂讓居→大安森林公園→梁實秋故居
建議路線:同本日遊蹤或捷運麟光站→富陽自然生態公園→福州山公園→中埔山
(本遊記照片未必攝於主旅遊日,不一一註明)
        臺北郊山水泥化和園藝化相當嚴重,且充斥著宮廟、墳墓和各式各樣的設施,卻有一處非但擁有貨真價實的森林林相,不像大安森林公園那般欺世盜名,還位於交通便捷的市區內,雖是拜遷葬和復育之賜,並非從未遭受現代文明染指的處女地,成果也未臻理想,但到底是朝正向發展,該給予表揚,同時希望有更多類似的公園出現。

2018年6月2日

萬點落桐如雪酥

主旅遊日:2017/5/10
本日遊蹤:捷運永寧站→石壁寮溪棧道→承天禪寺→天上山→土城桐花公園
建議路線:捷運永寧站→石壁寮溪棧道→承天禪寺→天上山→日月洞→土城桐花公園
(本遊記照片未必攝於主旅遊日,不一一註明)
     臺灣位於亞熱帶,平地不見飛雪,卻有別樣的雪景,例如四月雪、五月雪、六月雪等等。我四月間已在臺大校園欣賞過流蘇,五月換桐花當令,日前在內湖郭子儀紀念堂旁看到幾捧,但大臺北地區最負盛名、也最易親近的賞桐地點,非土城桐花公園莫屬,可謂搭車自駕兩相宜,而我一向較偏好大眾運具。

2018年6月1日

一行白鷺戲雙湖(下)

       離開大湖公園,沿成功路西行,從五段進到四段,左側出現「秀湖山水」的石碑,為成功公園的入口。

一行白鷺戲雙湖(上)

主旅遊日:2017/5/7
本日遊蹤:捷運葫洲站→白鷺鷥山→大湖公園→成功公園→清白公園→內湖庄役場會議室→碧湖→郭子儀紀念堂
建議路線:同本日遊蹤
(本遊記照片未必攝於主旅遊日,不一一註明)
        內湖富山水之勝,山不高而嫵媚,水不廣而秀雅,非但擁有所謂內湖三尖,臺北市前二大湖也在本區內,交通算是便捷,春季遊過內湖三尖及康寧、明舉二山,如今立夏方過,流蘇唱罷下臺,桐花粉墨登場,就來趟雙湖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