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到迪化街上,永樂廣場裡搭了個舞臺,福來許私廚在此舉辦「十里洋場夜稻埕」的夜間酒市嘉年華,日間先暖場的是旗袍走秀,模特兒包含各年齡層及各種體態,看得出來皆非專業,大概都是福來許的員工及其親友。近年來大稻埕經常舉辦變裝活動,參與者穿著二十世紀初的服飾踩街遊行,很有意思,其實這可成為常態,建議遊客若化身為古人至區域內特定商店消費,可享優惠。
轉角的屈臣氏大藥房屬市定古蹟,背後的故事有點兒曲折。話說早在甲午戰前,臺北得風氣之先,已開設了幾間西藥房,屈臣氏即為其一。屈臣氏的臺灣代理商李啟俊,在1917年請日本人設計興建這棟樓房,逕以「屈臣氏大藥房」為招牌,不過到了1927年,屈臣氏將臺灣的總代理權授予神農氏大藥房,這就尷尬了。國民政府來後,屈臣氏大藥房因貨款欠收,生意大受影響,店面逐漸分租出去。時至1996年(或說1998年),一樓餐廳失火,整棟樓內部木構部分悉付一炬,僅留下石造外牆,因屬古蹟,不得打掉重建,便由某位身為建築師的李氏子孫負責修復,目前出租給小藝埕。
小藝埕是文創企業世代群(Sedai Group)在大稻埕設立的第一棟文創街屋,目前包含雷雕客製店、織品店、主題書店、伴手禮店、紅茶店、咖啡店,以及藝文展演空間,因獲得不錯的迴響,陸續成立了民、眾、學、青、聯、合等等諸多藝埕,這跟世代群負責人周奕成不無關係,可別「一成」不變就好了。世代群的成果證實搞文創不必先弄甚麼園區,且已具備我所稱「文化產業聚落」的雛型,不過仍有一大段距離。
橫過西寧北路到86巷口,〈望春風〉作詞者李臨秋的故居就在此處,不過僅接受團體預約參訪,糟糕的是騎樓停放不少機車,巷內停滿各式車輛,連要行走都有困難,遑論拍攝故居外觀。生於1909年的李臨秋,另還創作〈四季紅〉、〈補破網〉、〈相思海〉等一百八十多首膾炙人口的歌謠,據說他創作的動力來自深夜、燒酒、夜來香,而此君最愛的紅露酒正是由蔣渭水代理。順便一提,美、法、俄的革命先賢愛泡咖啡館,蔣渭水等人則喜歡流連酒店,難怪後者沒能成事,要知道革命最迫切需要的是縝密思慮,而非干雲豪氣或突發靈感。
走進巷內,與貴德街交叉口處的兩層樓紅磚建物,為市定古蹟千秋街店屋,約莫建於1920年代,1929年起開設莊協發雜貨鋪,並從事茶葉加工,文史專家莊永明即生長於此(於2020年8月7日謝世),紅色的清水磚、外露的竹節形水管和墊高的地基,是其建築特色,頗具韻味。
與千秋街店屋隔貴德街相對的,是李春生紀念教堂,重點不在建物,而是其人其事。李春生在1838年出生於廈門,14歲時跟隨擺渡為業的父親受洗成為基督徒,因時常接觸歐美人士,並且勤奮好學,獲得不錯的外語能力,20歲起從商,進入廈門英商怡記洋行工作,1868年蒙上司推薦,來臺擔任英商陶德所創寶順洋行的買辦。陶德認為臺灣頗適合種茶,當時卻只有零星栽種,技術設備俱缺,於是在李春生的協助下,從福建引進茶苗與製茶師,在臺推廣種植,投資製茶設備,並直接銷往海外。這一切聽起來順遂美好,其實過程曲折驚險,甚至鬧到數國兵臨臺灣,因屬閒話,按下不表。卻說臺灣茶在國際初試啼聲便大獲好評,身價水漲船高,更奠定其在臺灣產業的地位,與樟腦、砂糖分庭抗禮,李春生因此被譽為臺灣茶之父。他另也從事煤油業,藉著茶與煤油,竟從一介船夫之子,晉身為僅次於板橋林家的臺北第二富豪,而他致富後,積極投入政事,襄贊劉銘傳,當日軍登陸之際,他出面保境安民(辜顯榮則負責跟日軍接洽),孫中山來臺時,即由他招待。他也捐款捐地興建幾座教堂,例如鄰近的大稻埕教堂與中山南路上的濟南基督長老教堂,眼前這間則是他後人捐建的。
須知臺灣邁入現代化,在清領時期即已如火如荼地展開,不能完全歸功於後來的日本殖民政府。1858年清廷與英法簽訂天津條約,開放淡水為通商口岸之一,手段高、臉皮厚的英國人擴大解釋,把艋舺涵蓋在內,但艋舺人相當排外,而且當地淡水河道淤積,因此美國與德國公使館,以及受陶德與李春生的成功吸引而來的五大洋行,皆設址於千秋街(今貴德街南段),李春生與板橋林家又合資開闢建昌街(今貴德街北段),興築洋樓,出租給外商,貴德街也就成為臺北最早的洋樓街。附近另有臺灣第一座火車站,及第一間以教授英語為主的新式學堂,皆設於劉銘傳任內。
大稻埕與貴德街的過往如此輝煌,那麼陳天來為何許人也?話說陳天來的父親陳澤栗,是李春生在廈門怡記洋行的同事,後來也步李春生後塵東渡來臺,在大稻埕賣木炭給茶商焙火。1891年,才19歲的陳天來看準茶的商機無限,於是開設錦記茶行,將烏龍茶、包種茶行銷世界,進而成為茶商公會會長,並向臺灣總督陳情,得以廢除製茶稅。他還發行《臺灣茶葉》雜誌,興辦幼稚園,投資戲院與酒家等娛樂事業,也曾協助修繕孔廟,一生經歷也算多彩多姿,只是不如李春生那般傳奇驚險。這棟巴洛克風格的華廈落成於1923年,一樓是商辦,二樓為招待所,三樓屬住家,日本親王訪臺時,也來參觀過。
貴德街故事多(華山大草原分屍案的主嫌就住在這條街上),街道短,走沒多久就到底了。大稻埕碼頭今天有一連串活動,民生西路此刻已湧現人潮,我轉入西寧北路往南,至台原亞洲偶戲博物館,入場須購票,全票80,半票50。
我進去過一次,那是個週間日,既無人導覽,也沒表演示範,然而看看各國及臺灣本土戲偶的流變,還算有些意思,尤其是它們立在戲臺上,似乎隨時會活過來一般,當時四下無人,我真耽心一轉身,哪個邪門的小傢伙會趁機撲上身來。
這回不逛偶戲博物館(2020年8月間重遊時發現,該館因搬遷而暫歇),也沒打算進納豆劇場看表演,晃到臺北霞海城隍廟,廟埕上曠男怨女膜拜正誠,煙霧繚繞。
這間廟的規模不大,卻跟大稻埕的興起大有關係。霞海城隍本是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霞城的守護神,1821年同安霞城人陳金絨奉神像來臺,供於艋舺自宅。盤踞艋舺的泉州移民另有晉江、惠安、南安人,這三處合稱三邑,因地處泉州北部,故稱「頂郊」,同安位置偏南,已近漳州,故稱「下郊」。三邑人來艋舺較早,人多勢眾,信奉的主神是艋舺龍山寺的觀音菩薩,對於漳泉械鬥時保持中立、不力挺泉州的同安人甚為不滿,同安人則對信仰不同的三邑人看不過眼,也極不忿他們壟斷艋舺碼頭利益,雙方迭有衝突,終於在1853年爆發所謂「頂下郊拚」的大規模械鬥,夾在當中的安溪人遭受池魚之殃,連信仰中心清水祖師巖也慘遭焚毀。械鬥結果,勢單力孤的同安人不敵,捧著霞海城隍逃到大龍峒一帶,卻不見容於當地的同安人,只好流落到大稻埕這邊的荒地安家落戶,1856年籌建新廟於現址,1859年落成,香火興盛至今,農曆五月十三為霞海城隍的暖壽繞境活動,為臺北三大祭典之一,堪稱神明的嘉年華。
當年敗逃的同安人因禍得福,拜艋舺淡水河道淤積之賜,以及洋商、廈門移民與漳州後裔(板橋林家祖籍漳州)之力,原是曬穀場的大稻埕,在短短數十年間,竟蛻變為臺灣最繁榮富庶的區域。日據時代,貴德街改名為港町,而發展重心東移至永樂町,亦即迪化街一帶,商品也從茶葉,擴展至布料、藥材、南北貨等等,造就出許許多多的富貴人家,這可從迪化街羅列兩旁的洋樓一窺端倪,而從牆面雕飾,大致可猜出各棟樓的本業為何,十分有趣。
但被占用的騎樓,違停的車輛,呼嘯亂竄的機車,瞬間扼殺了觀賞懷想的閒情逸致。交通亂象不解決,迪化街很難維持國際觀光熱區的地位(全臺都有同樣問題),解決之道並非僅是在一小段時間內的一小段區域裡試辦行人徒步區,而是規定非公務車僅能在特定時段駛入,更重要的是嚴格落實,主管機關不可徒立告示後放任無為。
迪化街不是只有仿歐式風格的建築,其實也不乏閩南式的,例如一段156號的林五湖祖厝,便號稱是「迪化街第一間街屋」,初建於1851年,同時一共只蓋了三間,另外兩間早已改得面目全非。
林五湖並非人名,而是命相館的名稱,這間祖厝歷經多次整修,非但工法使用古代工藝,約莫六成的建材是歷經一百五十多年的原物,因此大致保留十九世紀中葉時的風貌。屋子縱深長達105公尺,分為三進,目前第一進租給總店在鶯歌的臻味茶苑,第二進開放參觀,林家子孫會在每週六下午提供導覽服務,第三進為謝絕參觀的住家。
今天來大稻埕的另一個目的是看晚上的煙火,這會兒時間還早,這一區實在太過擁擠雜亂,也就匆匆走到靠近民權西路的迪化街新天地,遊客頓時少了許多。
閒逛一陣子,歇了歇腳,接著信步亂走,經過民生西路上的波麗路餐廳與寧夏夜市。波麗路號稱是臺灣第一間西餐廳(應該是臺灣人開的第一間),創始人廖水來曾在維特咖啡廳學習西式廚藝,進而擔任主廚,1934年自立門戶,因熱愛西洋音樂,便用西班牙圓舞曲波麗路為店名,店內還裝設高級音響,一時冠蓋雲集,文青薈萃,來波麗路用餐,成了高端時尚活動。1976年第二代鬧分家,弟弟在隔壁也開了間同名餐廳。
寧夏夜市以吃為主,曾在臺北夜市之最的票選活動中,贏得「最美味夜市」的頭銜,幾年前二十多家攤位聯合推出「千歲宴」的桌菜(因幾乎每攤都擁有超過五十年的歷史),聲名大噪,想吃還得預訂。我有位移民美國的姨丈,生前每回返臺,必從中永和步行來寧夏夜市大開吃戒,我跟過一次,逐攤吃去,記得第一道是鬍鬚張本店的龍髓湯,另外還有某攤的青草茶,其他全忘了。
隨意吃了些東西,然後彷彿小水滴般融入宏大的人潮,緩緩流進大稻埕碼頭裡,好容易找到一個間隙,站了將近兩個鐘頭,因有河岸音樂季演唱會,歌手包括中孝介、金智娟、Matzka等,不至於太無聊。預計施放煙火的時間到了,主持人兀自囉嗦個沒完,逗弄著柯市長夫妻這對老傢伙,還連連合影。終於放煙火了,左前方原本坐著的先生站起身,座位讓給小朋友站在上面,我的視線大受影響,雪上加霜的是,我的相機腳架受到右前方兩位小姐擠壓,後方全無退路,還給玉腿踢得歪斜傾倒,因此照片拍得慘不忍睹,勉強挑出一張(有裁切,無疊圖)。
2020年8月又來大稻埕碼頭拍煙火,這回人潮大爆滿,我站的位置不佳,腳架雖沒被踢到,但快門線接觸不良,手機也突然連不上相機,無法遙控快門,同樣拍得不理想,但還是勉力拍了支影片。
(續下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