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旅遊日:2017/9/11
本日遊蹤:捷運頭前庄站→保元宮→新莊老街→廣福宮→文昌祠→慈祐宮→潮江寺→武聖廟→新月橋→435藝文特區→新海一期濕地
建議路線:同本日遊蹤
(本遊記照片未必攝於主旅遊日,不一一註明)
說起大臺北地區的城市發展,大漢溪畔的新莊可要早於淡水河岸的艋舺。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的大地震使得三重、蘆洲一帶陷落成湖,新莊成了淡水的內港,海船可以直達,爾後舟楫往來,商賈雲集,曾流傳「千帆林立新莊港,市肆聚千家燈火」的讚語。乾隆年間,潮州籍劉姓家族率先開鑿劉厝圳(萬安圳),泉州籍張姓家族隨後開鑿張厝圳(海山大圳),當地沃野既得灌溉,生產力劇增,興盛一時,而有「一府、二鹿、三新莊」之稱譽,連受損於風災的巡檢司衙門,也從八里坌遷來此處另起爐灶。
然而榮景不長,嘉慶中葉時新莊碼頭遭溪水沖毀,大漢溪也逐漸淤積,新莊領袖北臺灣的地位,於是拱手讓予下游對岸的艋舺,到如今世人大多只知艋舺之老,未明新莊之舊,「一府、二鹿、三艋舺」的諺語朗朗上口,而新莊的繁華過往,早已被歷史洪流給淹沒殆盡了。今日專程前來探訪歷史遺緒,出頭前庄捷運站2號出口,沿中正路西行,從大漢橋下過,續行較小條的中正路,一見幾攤小吃,就知道快到廟口了,不過此廟指的是知名度略低半籌的保元宮。
保元宮始建於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原本主祀池府王爺,後來加祀中壇元帥太子爺李哪吒,陪祀地藏菩薩、福德正神、註生娘娘、月老星君、普庵祖師等神佛。農曆九月九日是太子爺聖誕,在當天及兩天前的出巡日,廟方會舉辦過炭火儀式,也稱「弄過火」,但沒踩風火輪、耍乾坤圈的特技表演,殊為可惜。
新莊路128號的翁裕美商行,創立於1900年,是間產製麥芽糖的老字號,店內十分樸拙,牆邊架上擺著的紅蓋黑罐,裝的正是大致按照古法生產的麥芽糖,只不過現在麥芽吹冷氣,攪拌用機器。跟店員閒聊幾句,兒時回憶驀然湧上心頭,那時家境並不富裕,平常哪有甚麼零食可吃,我最常用以解饞的,就屬麥芽糖、表飛鳴(胃錠)、淺田錠(喉錠)之類。由於還要遊覽,此刻沒買,省得累贅。
新莊路又名廟街,區區數百公尺長、窄窄一條街,竟然廟宇林立,其中的廣福宮建廟雖非最早,卻是新莊僅有的國定古蹟,乃因禍得福的顯例,只不過前人遭殃,今廟受惠。廣福宮始建於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還晚於保元宮,原名三山國王廟,為粵籍移民信仰中心。道光年間,閩粵械鬥頻仍,粵籍移民不敵,紛紛遷移至桃、竹、苗,此宮香火須靠外地粵裔子孫捐獻,才得以勉強維持,光緒八年(1882年)時因受民宅失火波及而焚毀,光緒十四年祖籍潮州的新竹仕紳陳朝綱發起勸募重建,其後建物漸有腐朽,1936年鄭福仁再次向客家子弟募款修繕,並改名為廣福宮,由於資金不足,木作棟梁皆無彩繪,更無力頻繁裝修改建,保留了古樸素雅風貌。臺灣廟宇跟夜市一般,具有高度趨同性,口味也偏濃重,廣福宮則別具一格,讓人耳目一新。
廟前單龍盤柱,雙目平視,不同於其他廟宇的昂首向天。
三山指的是廣東潮州府的巾、明、獨山,本屬大自然崇拜,後來將山神格化,再將神人格化,各自以名山靖王連傑、紫山法王喬俊、嵩山顯王趙軒為代表神祇,成為潮、惠、梅的地方保護神。相傳宋初這三位山神曾顯靈幫助宋太祖、太宗平亂,蒙宋太宗賜封,並合祀為三山國王,宋末又替敗逃的文天祥(另說為張世傑)解元兵之圍。廣福宮前殿的三副楹聯,說的便是這兩件宋朝傳說。
其中「恨不能如嶽降崧生同扶宋室,要何妨與天祥世傑共挫元兵」之聯,據輔大馮永華教授考證,乃出自光緒十七年秀才魏登楫的手筆,落款的卻是劉建臨,後者應是出資捐獻者。
殿前兩側壁雕循例為左龍右虎,所謂左右,是以廟的角度看,入廟須從龍門入,虎門出,若以人的角度看,皆為靠右行。
舉頭仰望,粱枋斗栱雕刻精美,技藝高超,卻皆保留原色,端的淡雅素淨。
牆上嵌著奉兩憲示禁碑,以及捐錢買地碑。奉兩憲示禁碑立於乾隆十五年,原本置於土地公廟,後來移至此處,內容是關於潮洲移民不堪閩人以修建寺祠之名、行勒派苛歛之實,屢屢陳請有司立碑示禁,卻屢立屢毀,因此再次請求立碑嚴禁。由碑文大略可看出當年閩人強悍、官府無能及潮民無奈,為大規模械鬥埋下惡種。捐錢買地碑則因碑文漫滅,年代已不可考。
正殿供奉的正是三山國王,神桌上的祭品少得可憐。
文的舍人老爺與武的護法老爺陪祀左右。
護法老爺兩旁各擺著神轎與已經裂開的古鐘,鐘應是毀損於光緒八年的那場火災。
古鐘旁的玻璃櫃中,陳列著舊建築的構件。
走往後殿,兩道門上的書冊形門額,是廟內僅有的彩繪,然而牆上的解說文字把「王命慶重新」誤為「重新王命慶」,如此一來,無論就平仄、詞意、詞性來說,都跟「國威能奮武」起不了關聯、對仗。
「每個成功的男人背後,都有一個偉大的女人」,這句話用在這裡,再貼切不過。後殿供奉著三位王后夫人,俗稱「三媽」,據說三媽遭偷竊多次,但總能尋回,料想偷兒遠遠稱不上成功的男人,實在供奉不起。這三媽是「庇佑懷孕生產、保護幼孩的女神」,廟方還提供「金鏟助孕」的儀式。目前臺灣少子化問題極其嚴重,政府除了發補助、徵口號外,別無具體良方,不妨姑且提倡民眾來此求孕,至少能促進地方觀光,讓新莊一些人養得起孩子。
其中「福德祠」匾是光緒壬午年(1882年)重修時的紀念物,「厚德流光」匾則是號為「臺灣三寶」之一的新莊書法家江心慈在1952年辭世前所留墨寶。
沿思明街前進,右轉碧江街,斜交環漢路二段之處的文昌祠,始創於嘉慶十八年(1813年),原本位於慈祐宮右側,光緒元年(1875年)遷到現址並擴大規模。
經由窄小的山門入內,左側有堵寬闊的照牆,牆上麒麟彩繪與文昌祠之間的地磚顏色明顯不同,形同一條參道。這是興建此祠時,希望新莊當地一旦出位狀元郎,屆時將破牆作門,以迎進科舉新貴,步參道入祠,不過迄今照牆依舊堅守原處,科舉新貴的身價也遠遠不及科技新貴。
新莊人把文昌祠視為孔廟,門柱皆無楹聯,以謙示不敢班門弄斧,不過這純屬多慮,孔老夫子的年代還不時興作對聯哩,況且這種雕蟲小技恐怕難入他老人家法眼而不屑為之。前埕一側有座敬字亭,以彰顯敬字惜字,因常被無知民眾誤以為是金爐而給廟方圍阻起來,這跟臺北市環保局為了避免民眾丟棄家用或營業垃圾而撤掉街頭垃圾桶之舉,實具異曲同工之不妙。
馱負雙碑的贔屭相當新穎,是本世紀初的產物。
主殿正神自然是文昌帝君,兩旁捧印、持拂童子分別為天聾、地啞,一說代表天父、地母,一說是為了防範天機外洩而影響國家掄才,另說則是象徵慎聽、謹言,到了現代,或可賦予「重視特教、不捨一童」的新意義。
「著儀範世」匾是道光四年(1824年)由縣丞詹英所題,「天下文明」匾則是關渡子弟題於嘉慶二十年(1815年),後者已失竊,目前所見乃是仿作。
(續下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