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17日

一流更在一流上(上)

主旅遊日:2017/7/23
本日遊蹤:臺鐵三貂嶺站→碩仁國小→五分寮溪瀑布群→野人谷→臺鐵大華站
建議路線:臺鐵三貂嶺站→碩仁國小→五分寮溪瀑布群→福興宮→中坑古道→柴寮古道→猴硐貓村
(本遊記照片未必攝於主旅遊日,不一一註明)
       上週遊過平溪線中段,頗覺意猶未盡,今日安排了三貂嶺至大華半日遊。我另外曾由十分步行到大華,也走過嶺腳至菁桐,完成今日的行程後,平溪線各站算是走全了。話不多說,搭火車直赴三貂嶺,不在瑞芳轉乘,可節省一些時間,誰知火車竟然誤點。
在全臺的火車站中,三貂嶺站是唯一沒有公路可直達的,最近的公路隔著基隆河,其間並無可通行汽車的橋梁,使用汽車前來者必須將車子停到數百公尺外,再步行進來,至於騎機車與自行車者,那就得看人品了。出站右轉,一邊是鐵道,另一邊是衰草頹牆,前方男子踽踽獨行於陰影中,畫面很是淒涼,然而我身後熱鬧非凡,跟隨著一群興致昂揚的中年遊客。人到了這個年紀,跟老朋友們結伴遊山玩水,遠勝過吃吃喝喝打麻將,縱使千山獨行,也算瀟灑落拓。
牆上掛了些彩繪裝飾,讓人哭笑不得,主其事者或許以為如此一來,遊客的目光都會被這些裝飾吸引住,再也看不到殘破的景象,還可順便領略領略三貂嶺當地的人文風情哩!
        甬道盡頭有個地下道,供行人穿越至宜蘭線與平溪線的鐵軌之間。
        這兩條路線在此處分道揚鑣,往宜蘭與花東的火車朝左鑽過三貂嶺隧道,去十分和平溪、菁桐的列車則靠右大致沿著基隆河谷前進。鐵道迷應該會喜歡這裡,尤其火車出入山洞的意象頗惹人遐想,可惜沒有遮陽處,更無座位,否則可以流連好一會兒。
兩條鐵路的交會點通常是旅客與商販匯集處,不過往返平溪線的遊客絕大多數在瑞芳站轉乘,或者逕至猴硐站以順便遊覽貓村,而打從煤礦業壽終正寢後,三貂嶺人口外移非常顯著,居民所剩寥寥,且多半老邁,三貂嶺站平均每日進站入次只有兩位數。鐵道旁的碩仁國小因學生太少,早在1984年即已廢校,近年來開放給遊客上洗手間(此去一路上並無廁所,這是提供民便的便民措施),同時設有文史工作站,不過最讓我驚訝的是,校門口外的攤販貨品中竟有德國啤酒,然而登山不喝酒,喝酒不登山,這是基本原則。
        不少人搭乘私人運具前來,加上與我同車的中年遊客們,此時此刻碩仁國小裡裡外外很是熱鬧。我老謀深算,下火車前已用過洗手間了,趁大隊人馬輪流如廁之際甩開他們,省得嘈雜人語蓋過蟲鳴鳥叫。出碩仁國小大門後右轉上坡,依照「三貂嶺瀑布群」指標所示方向前行,遇見石階往上走就是了。
        上行約3分鐘,轉為平路,接著雖有起伏,但沿途林蔭覆蔽率高,在夏天早晨走來還算舒適。
        續行,經過通往獅子嘴奇岩的岔路,不久即至合谷瀑布觀瀑平臺,從碩仁國小門口到這裡,用不到20分鐘,有另一群人在此賞景休息。合谷瀑布與稍待將造訪的摩天瀑布、枇杷洞瀑布,同屬五分寮溪瀑布群,並與新寮瀑布合稱三貂嶺瀑布群,其中以合谷瀑布最為壯觀,不過此時水量貧弱,遮不住岩壁,次年趁瑪莉亞颱風擦邊掠過北臺灣後來訪,那就全然是另一副景象。
 
        離開觀瀑平臺,才又走兩分鐘,到了一條繩橋前,一列人站在橋上拍照,完全無視「每次通行限2人」的規定(或許他們自認為只是站立,並未通行),也阻擋了其他人通行,有些後到的遊客等得不耐煩,乾脆涉橋下的中坑溪而過,反正此刻水位甚低。
        好容易等那隊人拍得稱心滿意,過橋不久,又遇另一條繩橋,底下是五分寮溪。
        過橋續行,綴在一條人鍊之後,驚覺今天遊人可真多,而小徑僅容一人通過,連迎面錯身都有困難,遑論超前。
        自離合谷瀑布,走走停停二十分鐘出頭,來到摩天瀑布前,因水量不豐,在觀瀑平臺上匆匆拍了幾張照,也就離去。次年重訪時可就壯觀許多,磊磊巨石堆聚在溪床上,五分寮溪不知跟這些石頭有何不共戴天之仇,把它們切割開來、推落懸崖還不滿足,悠緩綠水瞬間化為洶洶怒湍,奔瀉而下,永不停歇地沖擊著它們,以致水氣瀰漫,濺上身來,涼意沁體,透入心脾。啊,滴水足以穿石,何況是這樣的萬鈞巨力呢?千百年後,再堅硬的頑石也得在水流之下化為碎屑。駐足觀看水石爭鬥好一陣子,讓負離子充塞胸臆,這才甘願繼續行腳。
         先登一段石階,居高從枝葉間隙下窺五分寮溪谷,見人影浮動,次年則平視一條銀亮玉帶垂掛於翡翠綠叢中。
 
        轉身挨著山壁前行數十步,眼前是道狹陡鐵梯,有人望而卻步,其實走起來並不艱險。
不過緊接其後的一段梯不成梯,只不過是在巨石上鑿出深度不到一個腳掌長的凹槽,幾處落差還不小,踩踏時必須同時以手攀繩,這就不那麼老少咸宜了,而且上去容易下來難,一個年長婦人下行時膽寒腿軟,裹足不前,最後基本上是倚坐在石頭上慢慢滑下,我認為面對著石壁應該會容易些。
        續行,須臾即見枇杷洞瀑布,坐於瀑布下方潭邊石上的,並非甚麼體態曼妙的凌波仙子,而是個虎背熊腰的粗壯漢子,未免有些殺風景。
         下到溪谷,因水位甚低,輕易走至懸崖邊(此舉有些危險,不值得鼓勵),探頭俯見溪水飛淌直下,形成摩天瀑布,放眼而望,山谷翠綠,天空蔚藍,胸懷為之一暢。
          次年有約莫二十個勇士、勇姑在崖邊練習用繩索垂降,一方面相當刺激好玩,另方面有朝一日或可用於救難。
         瀑布的聲勢同樣遠邁前一年來時所見。
溪床石頭多生圓洞,為水流沖蝕形成的壺穴地形。
續行,拾狹陡石磴而上,回望枇杷洞,感受到大自然斧鑿的威力與蝕刻的細膩。
         接下來的路徑崎嶇逼仄,尤其得要攀爬幾乎垂直的簡易木梯,其中一根橫木一邊已經脫落,有女性遊客見狀倒抽一口涼氣,在梯前打了退堂鼓,走上回頭路。
 
更多人勇於接受挑戰,只是在我前頭的每個人登木梯時都一手攀繩,另一手比yeh,回眸一笑,留影為念,耗去不少時間。
        木梯約兩層樓高,其後是陡階,手腳併用爬上平地後即是一個丁字路口,右往福興宮,只200公尺,可再經由中坑古道和柴寮古道抵猴硐車站,路程5公里多些,左去野人谷約4公里,可繼續走至大華或十分車站,20177月的這次取左。
         此段路徑和緩易行,不到十分鐘,下至產業道路,左側鐵柵欄裡不知是甚麼地方,看起來荒廢已久。
        路旁樹上懸著「大華火車站」指標,應是熱心遊客自力救濟製作的。
        轉了個彎,遙見五分山上白色渾圓的氣象雷達罩。
        續行數分鐘,左前方有條不起眼的小徑,走了過去,看到「大華」的標示,部分筆劃已經漫滅,推測走產業道路亦可,但迂曲盤繞,路程較遠,費時較長。
        循小徑續行約6分鐘,又遇產業道路,路對面再次出現指標,也是我自走向野人谷以來首見人蹤。
        與他們擦肩而過,獨行小徑十來分鐘,至一菜圃。
        往前一些,重新踏上柏油路,並見到民居,這兒應該就是新寮。路旁有座涼亭,裡頭躺了隻全身髒汙的狗兒。走過大厝橋,按照簡陋的標示往左,要前往大華火車站。
續下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