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1日

重登草嶺覓桃源

主旅遊日:2017/11/17
本日遊蹤:臺鐵大里站→大里遊客中心→天公廟→草嶺古道埡口→草嶺山→灣坑頭山→桃源谷→蕃薯寮山→臺鐵大溪站
建議路線:同本日遊蹤
(本遊記照片未必攝於主旅遊日,不一一註明)
        去年在桃源谷深受美景震撼後,就念叨著舊地重遊,今年打從十月下旬起,一直留意宜蘭氣象,終於盼得天晴,於是推掉同去探視老友的臨時邀約,因「風雨故人來」更顯情味,好天氣則適合出遊。
到桃源谷有草嶺、內寮、大溪、石觀音等四條路線,此行打算依循去年足跡,從草嶺線進,由大溪線出。搭火車至宜蘭大里站下車,目送火車離去。
出站後,依指標右轉,往草嶺古道方向挺進。前行兩分鐘,即見龜山島玉體橫陳於鐵軌及電纜間。
        走一段木棧道,從馬路下過,上至路面,奔向左側群山懷抱。
石階前有塊何應欽將軍所題的「蘭陽第一勝」碑,指的似乎是慶雲宮,於我卻是山海交織之景。
         進入大里遊客中心,旋見清同治年間臺灣鎮總兵劉明燈所題虎字碑的複製品,待看見真蹟時再介紹。
        大里遊客中心旁即別稱天公廟的慶雲宮,始建於道光十六年(1836),是周遭居民的信仰中心,春節時有平安粥可吃。
          依照指標上行,穿過羅列兩旁的碑林。
        才要正式啟程,就見到路邊一面警示牌,表示因連日大雨,草嶺古道埡口下方路面嚴重下陷,恐有山崩危險,警告遊客勿通行本步道。這實在非常掃興,我打算走著瞧,一旦苗頭不對或遇上封路即撤退,沒必要賭命。
        先走一段緩坡,約二十分鐘後,左側出現「草嶺古道入口」的標示,轉了進去,其實續走馬路也行,然而走石階直上非但快些,風景也較佳。
         拾級而上不久,左側有間虎字碑護管所,重點是設有洗手間,錯過的話,下個人工廁所位於幾座山頭之後,我剛在大里遊客中心解決了,這次沒拐去護管所,直接上行。
十一月中旬,此地久雨初晴,氣溫雖不甚高,濕度卻不低,蒸濕悶熱,我片刻即大汗淋漓,不過風景頗佳,不以為苦,而且已見到山稜上的觀景平臺與涼亭了。
         繼續走往埡口,天氣若好,途中景色相當迷人。
當看到福德祠,不禁鬆了口氣,一路走來,除了一處路面在施工而影響行車外,人行步道皆暢通無阻,只虛驚一場(此後一連下了幾天雨,產業道路果真發生坍方)。
小小的福德祠內竟有三尊神像,除了土地公、土地婆外,我誤以為前方較小的一尊是祂們愛的結晶,後來承蒙登山前輩賜告,得悉土地婆神像曾失竊,信徒從大陸迎請一尊來,而偷兒自從竊走土地婆神像後便交上噩運,於是物歸原處,這座福德祠內也就形成一公二婆的有趣現象。
          一回頭,仰見稜線上一個小黑點,用隨身小砲相機拉近一看,原來是低頭吃著青草的山坡牛。
        因知虎字碑就在左近,先去瞻仰一番,也為貪看漫山遍野的芒草。
        同治五年(1866),時任閩浙總督的左宗棠,將麾下年輕將領、武舉人劉明燈調任為臺灣鎮總兵。次年冬天,文武全才的劉明燈行經此處,遭遇猛惡怪風,取「雲從龍、風從虎」之意,一筆畫寫下個「虎」字,一氣呵成,酣暢痛快,同治七年九月,他在坪林跑馬古道故技重施。有趣的是,兩個虎字略有差別,草嶺虎較圓潤,被視為母虎,坪林虎有凸起,被認作公虎。或以為將後者拓印回家,貼在床頭,可以馴妻,若此說為真,那麼草嶺虎字應當有助於御夫。這當然只是鄉野奇譚,不足採信,民眾胡亂拓印已損及古蹟,要拓就去大里遊客中心拓複製品吧!
        草嶺虎字碑一側刻有金文的虎字,另一側鐫著「登此嵯峨,西望我鄉,哀哉我鄉,赤炎為禍」的甲骨文,相傳出自書法家白玉崢手筆,另一說則是思鄉情切的外省老兵所為,現代人的塗鴉則已遭清除。
        在一公里多外,劉明燈還留下雄鎮蛮煙,因來回得耗費半個鐘頭,前年遊草嶺古道時曾駐足欣賞,這回的行程頗長,就不去瞻仰了。虎字碑和雄鎮蛮煙都已列為古蹟,任何人都不得再刻字、塗鴉。
        走返埡口,涼亭下芒草閃亮如銀亦如霜。
        到涼亭下回望虎字碑旁滄茫小徑,雖豔陽高照,卻頗生蕭瑟意,遠處在塵霧中隱隱若現的白色建物是核四廠。
        前頭便是通往桃源谷的步道,先到崖邊觀賞海景。
         由此至桃源谷,須走約5公里的山路,主管機關耽心只想走草嶺古道的遊客誤闖,所以設下路障,但也可能是為了擋牛。
        繞過路障,登百餘階,轉身下望,景色著實秀麗,再上至涼亭前俯瞰,唯見藍天白雲浮,綠野山徑曲,藍綠色調鮮豔,涇渭分明。
          202011月的芒花季期間,因貪圖福隆遊客中心外有接駁車至遠望坑親水公園外,於是再度走了趟草嶺古道,經跌死馬橋、雄鎮蛮煙、虎字碑、埡口,一直走到此處後折回埡口,再至大里車站搭乘火車,沿途拍攝影片,但那純屬後話,不多贅述。
 

    一山還有一山高,一亭更比一亭遠,2017年的此刻,我大步朝下一座峰頭上的涼亭邁去。
        第二座涼亭位於草嶺線步道1公里標界處的濱海峰頂,展望極佳,奉勸前來草嶺古道的遊客,在體力、時間允許的前提下,不妨上到這座亭子。
 
         立於亭外崖邊眺望,不明白是海吞了山,還是山侵了海,但看山海交融,也不清楚天自何始,海從哪起,唯見海天一色,而長風浩浩,秋陽煦煦,情境既美,心境自寬。
         呆望一會兒,進涼亭內歇腳,並吃點東西,離開後將有好長一段路程毫無遮蔽,下座涼亭得過了桃源谷才有,此去曝曬益烈,氣溫漸高。前方較近的碧綠山頭是草嶺山,左前方彷彿仰望天空側臉的深鬱山頭則是灣坑頭山。
        走了段路,側頭瞥見方才佇立之崖峭直聳峙,海上巨大游龜似乎就要撞上。
前方天際鷹舞鳶飛,弄雲逐風,遊戲重霄,好不快活!朝牠們舉起相機,幾隻黑鳶很是湊趣,竟靠近過來,不時飛掠我的頭頂,還疾衝下海,再陡然拉高,彼此盤旋交錯,襯著山海美景,如此精采演出,著實蕩人心魄,可惜我今天帶的長焦相機以輕便為主,性能欠佳,未免辜負了牠們的娛賓美意。
        邁向草嶺山頂,其上有另一群黑鳶飛舞,然而此處最知名的動物是牛,路上多處設有標示「請小心牛隻」的石柱圍柵,其主要作用應是核驗遊客的身材,夠苗條才可續行石階,過胖則要跟牛一樣,走旁邊的坡地。其實有幾處的柵欄善用地形,確實能夠發揮擋牛作用,此處卻否。
        立於草嶺山頂,果真是站在高崗上。
極目四望,空闊無邊,胸懷又是大暢。
        道遠路長,雖美景在目,卻不宜久留,繼續朝灣坑頭山挺進。
經過一片青青草地,牛犢子慵懶地背靠背依偎躺著,眯起眼睛曬太陽,模樣十分俏皮可愛。
          然而此回天無上回藍,濕度較高,景觀略遜去年半籌。
        行行復行行,漫漫路迢迢,可體會「看山跑死馬」之意,邁步走上四方亭。
        「四方亭,亭四方,四方亭上望四方」,不過亭子不堪風雨摧折,已經毀壞,徒留基座,此刻烈日當頭照,忍不住回顧前一座涼亭,卻見稜線上的行人,好似大山的雞皮疙瘩。
         續行,途中有條小徑陡下大里火車站,體能恐怕要相當好,才適合走這條捷徑。
         終於登上此行最高點,標高616公尺、屬小百岳之一的灣坑頭山,打從大里遊客中心起算,差不多已耗費整整三個小時,包括休息與拍照,此去大溪車站,大概還要再四個鐘頭。再度回首來時路,景觀與四方亭所見大不相同,山巒一層又一層,突入海天交會之處,涼亭隱沒在山色裡,得仔細觀瞧,才分辨得出來。
          前途仍是峰峰相連到天邊,似乎漫漫無盡,箭竹密集起來,形成鬱鬱蒼蒼的景象,其他植物可不易在此處繁衍生長。
        續行十多分鐘,山野如覆霜雪,重返芒草的勢力範圍,這裡正不斷進行著激烈卻寧靜的物種鬥爭,此刻僅有的聲響來自清風的吹拂、行人的私談,以及山下的葬禮──不時飄升上來的〈蘇武牧羊〉哭調可真大殺風景,其音量之大,令人咋舌。說起臺灣人有欠高明的公民素質,不久後在狹窄山徑迎面遇上一群長者,其中幾位把陽傘架在肩膀上,與我錯身而過時,懶得將傘高舉或移開,傘骨尾端根根刺往我的頭臉,雖聽到我叫喚,仍無動於衷。
         又到一個石板平臺,離桃源谷只剩1.3公里,先登景觀平臺去。 須臾即至,欣賞嶺上之雲,海中之島。
         續往桃源谷挺進,不久又見到青草地及山坡牛。
         路邊有塊「人腦聖地」碑,據說此處是天地靈氣之所鍾,從空照圖看來,像是帶了張臉龐的人腦,周邊還有靈龜、神犬、飛鼠三聖獸拱衛,靈龜自然是龜山島,神犬是酷似臥犬的灣坑頭山,飛鼠則是個凹下的地形。步上高處回望,別說飛鼠了,連飛機的影子也沒瞧見。
         4公里標示,離桃源谷只剩半公里,前頭的涼亭也已毀壞,僅餘平臺,適可觀景,有人正在搭設帳篷,我走得有些乏了,先去稍歇,順便卻顧所來徑一番,那聳峙海上、展延數里的山稜曲線,可真壯美。
         休息片刻,起身再攀另一峰──福德山。
途經草嶺線、大溪線、石觀音線三步道的交會點,草嶺線算是到底,大溪線於焉開始,就距離而言,堪堪過半,此去步道長5公里,下降多、爬升少,體力負荷較輕,膝蓋卻受壓較劇,各有利弊,而石觀音線似乎更陡,出口離大溪站較遠,故不取。其實汽車可直接駛至這附近,最是輕鬆,或者循吉林產業道路、內寮街至蕭家莊,車停在那,走內寮線上來桃源谷,步行路程短得多,是否容易,因沒走過,說不準,至少爬升幅度也小了不少,但會錯過不少美妙風光。
         福德山頂有根界柱,文字漫滅難辨,似乎是「雙溪水源」、「保護區界05」。
         前方出現兩座涼亭,其一在右下方谷地,偏離了路徑,另一則位處稜線步道上,自然選擇後者。
        夾道芒草,垂首迎賓,登入涼亭,喜獲遮蔭。
回看在北臺灣面積僅次於擎天崗的桃源谷大草原,憶起去年是週日前來,景色不殊,卻是遊人如織,或絡繹於途,或坐臥草地,十分熱鬧,我偏好清幽空谷,只點綴著三三兩兩的行者。
        續行,眼前景色從雄渾壯闊變成瑰麗夢幻,這是天光雲影、青嵐白芒共同起的作用。
         再回頭,方才停留的涼亭已成為天地間一個小黑點,何況人乎!
        路上處處有美景,拍照未免拖延時間,卻也管不上了。去年來時只帶一台隨身相機,這次額外帶了台微單眼相機,多拍逾200張照片,也就多耗近半個鐘頭。
         右側有個小土地公廟,拐過去參拜一番。
        再往前行,林蔭漸密,石板潮濕,滿布青苔與腐葉,十分滑溜,邁不開大步。
         途中轉去一個公廁解放,尋至標高456公尺的蕃薯寮山,駐足觀看青鬱的龜山島。
         續行,海岸已經在望。
        山路起起伏伏,頗多階梯,有幾段陡下,且耽心滑倒,同為5公里,可比平地費時許多,當走完大溪線步道、下至大溪河濱公園時,離火車到站僅餘十分鐘,根據莫非法則,在這種情況下,火車絕不會誤點,我於是拔腿就跑,跟火車同時抵達大溪車站,趕緊跨越天橋到另一邊的月臺,好歹趕上。跑這段路少說又冒了一公升的汗,所攜飲水早已喝完,拖著飢渴疲憊的身軀,帶著滿足充實的心靈,迷迷糊糊,打道回府。
    其實要是時間充足,不妨到左近的大溪漁港一遊。
    在炎炎夏日,大溪漁港除了打牙祭、買海產外,可也是近距離觀賞鳳頭燕鷗的絕佳地點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